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基本盘和新生盘并驾,价值感和成长力齐驱,它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们不妨对其报以耐心和期待。 

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文 / 七公 

“领导变革之父”约翰·P.科特指出,在这个时代,要成为一名职业上的成功者,很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不要依靠惯性,因为旧的模式、道路和经验在新的环境下是无效的。  

于企业而言,道理也一样。 

但知易行难,有没有案例可参考、借鉴?节点财经认为,在深度调整的房地产行业,贝壳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对象。 

其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总交易额为6,299亿元,净收入为164亿元,净利润为4.3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3.92亿元,展现出一贯的稳健性和韧性。     

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01 识局:“住的好”深挖新增量  

提及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整”、“缩量”似乎是惯用的关键词。但实际上,任何行业都会步入“成熟期”,伴随着消费趋势的变迁,我们只要稍微伸缩视野,便能发现很多罅隙里的新机会,进而形成新动能,抽出新枝条。 

就像当下的房地产市场,从“住有所居”进化到“住有宜居”、“住有安居”、“住有美居”,人们内在的“住的好”诉求,便是新机会出处。 

2024年一季度,贝壳平台上有74个城市的存量房交易量已经超过当地新房的交易量,特别在去年同期极高基数的情况下,有16个城市的存量房交易量同比正向增长。 

这说明,中国地产市场正转型跨进常态化的“住的好”阶段:一个稳定上升的二手房市场和一个正在蓄力的新房市场。     

贝壳选择用“中性”视角看长、看远房地产市场,不过分关注短期的涨跌,不急于一时的得失,而是保持自己的节奏,向下扎根,继续在品质和效率道路上耕耘。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彭永东表示,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我们拥抱更大的新的可能性,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积极解题。 

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一方面,贝壳积极探索“店”的多样性。2024年一季度,贝壳在“大店”基础上,于上海的社区中心、人流量集中的商场、地铁站等区域,设立可移动的便民服务亭、接待点等“社区迷你网点”。 

这样一来,既增加品牌曝光,实现了对业务更深层的下潜和广度的拓展,亦大大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而顺手提供的打印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又让客户的安全感、经纪人的亲近感都有所强化,共同助攻交易更加便捷和真实顺畅。 2023年以来,贝壳对上海目标楼盘的覆盖率明显得到提升。 

较高的触达社区的能力无疑有利于公司掌握更优质的供给,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源,增强在房地产经纪及其上下游延伸领域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贝壳通过科技助力门店科学运营,为店东打造工作台,通过数据看板、商机捕捉等功能简化管理路径,以及线上、线下革新等,打开科技红利。 

线上看,抓住短视频、直播的“风口”,贝壳自2022年起培养和赋能经纪人利用短视频和直播获取流量、吸引客户。 

迄今,其旗下的经纪人和店东达人矩阵已超过1.2万人,粉丝总数接近3,600万,成为全国较大体量的房产MCN矩阵。 

相较传统模式,自媒体在特定场景烘托下,能带给客户更客观、中立的感觉,天然具有深入、精细洞察客户需求和主动触达的优势。 据悉,这部分流量去年给贝壳输送了大几千单交易。 

线下看,针对客户购房过程中的痛点、堵点,贝壳采取了对公积金直连、全民监察治理、经纪人分层分岗等举措的迭代。 

比如,考虑到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要提前预约,还要跑多个地方,贝壳在苏州推动政、银、企对接,搭建系统支持,打通售后的交易资金托管、银行贷款面签、房屋过户、缴税、领房产证等环节,显著节省客户的精力和时间。 

门店规模及人效方面,于2024年一季度末,贝壳平台的活跃门店数达到42,593家,比2023年一季度末新增近3,000家门店,且2023年下半年新签门店的人效只用半年就提升到库存门店人效的90%以上。 

另外,新房业务方面,贝壳在把控风险底线前提下加大渠道开拓力度,2024年一季度与开发商的协同合作取得量、质双重突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到69天,开发商预付佣的“快佣”项目占比攀升至46%的高位。 

同时,进一步向核心大型国央企倾斜,报告期内,贝壳已与百强房企前10中的6家结成总对总“搭子”,新房板块中国央企收入占比为49%,有力保障现金流。     

由此,贝壳不仅在行业转型调整中仍能有效释放增量,且持续加深、变宽基本盘“护城河”。 

02 破局:“一站式”平台撬动新成长  

房地产进入“深水区”,对产业链上相关个体都是挑战,如何打破旧窠臼,翻开新篇章?贝壳给出答案。 

根植于“住的好”的原点、供求双方换位的新局面,其除了继续在品质和效率道路上耕耘,为C端带来更好体验,自身亦快速转轨换道。 

2023年7月,贝壳宣布对“一体三翼”战略升级,即向包括房产经纪、家装家居、租赁运营等在内的“一站式新居住服务平台”演进。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以20年使用为界的老旧房屋总量为基准,2022年我国约有1.73亿套的老旧房屋,且数量逐年递增,家居家装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更是承担扩内需重任的“主力军”。 

另据《2023年中国家装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家装家居市场总体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5万亿元左右,在2030年达到7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超过6%。 

移步换景,如今正被广泛讨论的现象是,理念焕新的95后、00后迅速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租房作为一种灵活机动、经济实惠的栖居方式,这为该细分赛道铺陈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以个性化、创新化、精致化为特征,全方位重塑。 

换言之,贝壳锚定的这两个新航道,兼具长度、深度和广度。 

基于前瞻视角和先发举动,以及差异化、高质量服务建立优势,贝壳的房屋租赁“翼”和家装家居“翼”愈发丰满,第二成长曲线已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截至2024年一季度,贝壳集中式长租公寓在管房源超过1.1万套,定位自营,主打专业托管的“省心租”在管房源超过24万套,本期房屋租赁业务收入26.3亿元中,后者贡献了95%以上。 

一季报里,看见「向新而生」的贝壳

图:贝壳首个自营中高端长租公寓

Q1家装家居业务合同额达到33.9亿元,同比增长26.1%,净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71.1%;竣工平均施工工期同比下降18天。 

其中,来自定制家具、软装等在内的新零售合同额9.4亿元,同比拔高5.1个百分点;三月单月,家装家居业务合同额近20亿元,同比增长53%。 

整体来看,2024年一季度,贝壳非房产交易业务收入占比已扩大到35%。 

遵循商业规律,30%一般代表着拐点信号。从这个层面讲,在长线思考和布局下,现在的贝壳,已跳脱房产经纪活动的“桎梏”,进化为一家聚焦“住”,从前端到后端全贯通、全链条的企业。     

当然,这也意味着,面向明天,贝壳拥有的不单单是抵御风险、熨平波动的势能,更有可裂变、自适应、无限边界的原力,既大幅延展生命周期和创收创利半径,又连绵不绝地在源头活水,驱动其向新而生,向上而行,冲破业绩“天花板”。 

权威券商的看法佐证了上述观点。 

摩根士丹利认为,近期不断加快推出的住房鼓励政策有助贝壳下半年表现,叠加经营杠杆改善,上调其2024-26年盈测8%、9%及9%,目标价由19美元升至21美元,评级“增持”。该行亦提到,贝壳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可支撑其长远股东回报计划。 

事实上,在夯实财务底座的同时,贝壳始终致力于维护股东权益,CFO多次强调“与股东共享长期价值”。 

3月14日,贝壳宣布派发2023年末期现金分红,总金额约为4亿美元,将由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盈余现金支付,并将斥资7.19亿美元回购股份。 

初步估算,仅在4月份,贝壳就已回购超过1亿美元的股份。 

再往前追溯,贝壳于2022年9月也曾启动股份回购计划,2023年全年股票回购总额约为7.19亿美元,累计回购股数占回购项目启动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3.70%,且全部注销;2023年9月,贝壳首次进行了约2亿美元的特别分红。 

据节点财经了解,到2024年5月,贝壳已斥资12.54亿美元回购股票,回购股份数占2022年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回购计划时已发行总股本的约6.77%。 

私以为这样的贝壳,基本盘和新生盘并驾,价值感和成长力齐驱,它的好日子还在后头,我们不妨对其报以耐心和期待。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5月 25日 16:10
下一篇 2024年 5月 27日 21:24

相关推荐

  • 滴滴崩溃原因找到了:并非网络攻击,而是底层系统软件故障

    文|雷达财经 章蕴琪 编辑 | 深海 从11月27日晚间起,全国多地网友反馈称滴滴出行APP“崩了”,滴滴软件一度不显示定位而且无法打车。 11月27日23时19分,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文致歉:“非常抱歉,由于系统故障,今天晚间滴滴APP服务出现异常,经技术同学紧急修复,目前正陆续恢复中。由此给广大用户和司机师傅们造成不便,我们再次向大家致歉。” 滴滴出行官方…

    上市公司 2023年 11月 30日
  • 七年挥别六任CEO,长城魏牌难解销量焦虑

    文|雷达财经鸿途  孟帅 编辑|深海 “魏品牌把我的姓氏都赌上了,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曾被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寄予厚望的魏牌汽车,告别了自己的第6任CEO。 日前,刚刚上任仅8个月的魏牌CEO陈思英,通过个人微博向外界宣布了自己将要离开魏牌汽车的消息。对于此番提出离职的举动,陈思英在微博中透露是因为家庭原因。 事实上,2016年成立的魏牌,此前曾频繁更换“一…

    2023年 10月 17日
  • 上美股份(02145)发布盈喜,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双大涨

    2024年7月26日,上美股份(02145)发布正面盈利预告。 预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024年上半年上美股份营收预计将达到人民币34亿-3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114.3%-126.9%。营收大涨的同时,公司的盈利表现也同样强悍。同期内,上美股份净利润约人民币3.9亿元至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86.1%-3…

    2024年 7月 29日
  • 要交购置税了,五菱宏光MINI们如何跨越寒冬

    文|陆玖商业评论 虽然调整后的购置税政策将一些小微型车拒之门外,但从长远来看,政策变动或将进一步拉动小微型车在下沉市场的扩张。 ‍‍‍‍‍‍‍‍‍‍‍‍‍‍‍‍‍‍‍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谁会首当其冲?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3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这次规定的调整,再次引发公众对…

  • 「要不要清仓洋河股份」会不会再上雪球热点榜?

    文 / 九才 洋河股份会不会在2024年丢掉“白酒老三”?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已经摆在了桌面上。 近日,洋河股份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洋河实现营收228.76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母净利润79.47亿元,同比增长1.08%。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几乎陷入停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茅五洋汾泸”五大白酒上市公司中,其他四家酒企上半年营…

    2024年 9月 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