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回巢,阿里找回节奏

文| 陆玖商业评论

大厂们纷纷通过“降本增效”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阿里集团层面的“瘦身”也仍在继续——在暂停了云和盒马的上市进程、被传出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后,阿里的大动作还在继续。3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撤回其物流子公司菜鸟网络的上市申请。同时,阿里计划向包括菜鸟员工在内的菜鸟少数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后者手中总额最高可达37.5亿美元的股份。

在阿里现金充沛的大前提下,大手笔的收购不仅可以给到合理价格,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以真金白银的形式,表达对菜鸟价值的认可——作为阿里体系内“基建级”的设施,阿里当然明白,菜鸟的战略价值远超其资产估值。

如今内部再整合,再创业,也符合阿里“聚焦主业”的大基调——挖掘其增量价值,增强电商生态的盈利能力。

当然,新一届管理层的魄力,除了阿里,也很难找出第二个。

01 IPO这件“小事”

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无数中概股公司,都将上市作为创业之路的重要里程碑,抑或是前中期创业的唯一目标。从搜狐张朝阳引入VIE架构开始,无数成长性极高的互联网公司,借此登陆港美股,开始走入国际资本的视线当中。

成功者如阿里和腾讯,二者的估值在极盛时期,甚至能占据整个港股的几分之一,即便如今,也是港股的金字招牌,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但在特定时期,国际环境的变化,并不以公司意志为转移——一旦形势开始变幻,国际资本便开始对中概股另眼相待,破发不再是一个低概率事件,长期低于资产实际价值的市场估值,同样也成为常态。

在这样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如果阿里继续按去年“1+6+N”的既定目标行事,把阿里云、盒马与菜鸟按计划推向资本市场,在母公司估值并未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子公司的上市后的待遇,是没有破发的49%,还是那个51%,并不好说。

也因此,从去年8月开始,阿里撤回了将阿里云分拆、并将其股权发放给全体股东的计划,并分批减持了在快狗打车、小鹏汽车等参股公司的持股,退出非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业务的战略意图明显;再到3月26日的菜鸟“归巢”,已经足以看出,菜鸟之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价值。

物流是电商大生态的基石,正如蔡崇信所言,菜鸟IPO可实现的任何估值都无法反映其真正的战略价值。

02 菜鸟的真正价值,不在上市

相反,阿里此时对菜鸟小股东和员工手上的股份进行要约收购,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毕竟,当前股市持续低迷,不少龙头快递物流企业估值更是处于低谷。去年成功上市的极兔速递就是一个例子,虽然在上市之后一度表现不俗,但到目前为止也跌破了发行价,而顺丰等递表企业则一直没有动作,其他递表的独角兽同样没有下一步行动。它们都在等待,市场给予它们一个与资产价值匹配的定价,并承认它们真正的价值。

从收购价格来看,菜鸟的估值约为103亿美元左右。 但菜鸟真正的价值还远不止于此。

首先,阿里的核心业务,是电商无疑,那么作为物流基建的菜鸟,说是阿里电商生态的毛细血管,亦不为过。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无论是国内每个小区已经标配化的菜鸟驿站,还是自营化配送的菜鸟速递,菜鸟为整个阿里国内电商业务提供的能力,几乎成为无处不在的要素,与其发展休戚相关。

不仅是国内电商,在国际电商物流履约方面,阿里也很难再找到一家物流企业能像菜鸟一样,拥有包括首公里揽收、干线运输、数字清关和目的国末端配送在内的全链路物流能力。

这也是菜鸟身上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正因如此,阿里希望通过收购菜鸟的剩余股权,加大对菜鸟和全球化物流的战略投入,通过对差异化物流服务能力的打磨,让菜鸟与阿里电商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共谋增长。

03 关停并转,杀伐果断

一如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在电话会议上所言,阿里巴巴去年宣布的重组计划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革新管理团队以提高业务竞争力。第二,以积极的资本管理提高股东的价值回报。第三,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资本市场来释放出阿里集团子公司的价值。

如果聚焦到菜鸟,它之于阿里巴巴,是电商生态的物流基座,不论是履约确定性上的保障还是用户体验的提升,都至关重要。这部分阿里想要牢牢握在手里,显而易见。

个中缘由也很简单:它已经与阿里电商的业务深度耦合,如果拿在自己手里,假以时日还能深挖更大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按目前资本市场的低迷环境,菜鸟如果贸然上市,可能不止流血这点代价。

从前述“修剪枝叶、关停并转”的动作同样能够看出,阿里当下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把其他无关业务丢掉,紧握电商及其协同业务,如物流端的菜鸟,和技术端的云计算。而菜鸟自身的价值,远远没有到达自然状态下的天花板。

蔡崇信在电话会议上还透露,阿里巴巴正在制定菜鸟的长期投资计划,助力其加大力度、加快搭建“全球72小时达”的全球物流网络。很显然,这些投资,不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回报,且需要一些长周期的资金投入。

而以蔡崇信,吴泳铭为代表的阿里新一代掌门人,显然是能看到这些长期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阿里此刻押注的长期价值得以实现,无论是第三代掌门人蔡崇信、吴泳铭治下的阿里巴巴,还是此刻被市场低估的菜鸟,阿里云,都会重新被市场正视,回到其应有的市场地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07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14:11

相关推荐

  • B站小红书,盈利靠电商?

    文|伯虎财经 陈平安 今年上半年,快手交出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盈利财报。很长时间里,这家把“技术理想主义”写入算法、用户规模国内第三的短视频巨头困足于发展战略,“慢”和“佛系”成为了它最显著的标签,与之一同到来的还有止不住的亏损,去年同期快手还亏了约94.3亿元。 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程一笑把所有的赌注都放在了电商上。基于自身的社区氛围,快手提出了信任电商…

    上市公司 2023年 9月 14日
  • 两年卖出十台人形机器人,优必选上市了!

    过去三年,优必选收入仍主要来自教育及物流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过去两年半间仅售出10台。

    2023年 12月 30日
  • “万物皆可送”,KeeTa在香港复制懒人经济

    作者 |霞光社 唐飞 编辑| 韦伯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团在香港上线的外卖平台KeeTa将供给品类拓展到便利店类别。7-11便利店已率先入驻,但目前仅支持用户下单部分热食、零食和饮料等餐饮品类。 另据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便利店餐饮品类运营不错,KeeTa后续可能会支持便利店上线非餐商品,KeeTa也在寻求增加更多新签约商家的品类。 其实在KeeTa之前,已在香…

    2024年 8月 10日
  • “小便风波”背后,青岛啤酒业绩与股价背离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10月20日,有媒体报道山东青岛啤酒三厂一名工人爬进原料仓小便。根据视频内容,一位身着疑似蓝色工服的人翻入原料仓库内小便,随后该事件在微博平台引发热议。 对此,青岛啤酒在10月23日早间公告称,近日关注到媒体关于青岛啤酒三厂的相关报道,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该批次麦芽已经全部封存,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雷达财经注意…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26日
  • 小红书,盯上职场摸鱼人

    文|新熵  樟稻 编辑丨伊页 小红书网页版正在成为打工人摸鱼的新神器。 众所周知,由于职场的规范,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通常不能公开地使用手机浏览小红书。然而,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是,员工通过电脑浏览器搜索并访问小红书的网页版,从而可以在电脑上愉快地摸鱼。 小红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源于其高质量的图文笔记,在年轻人群体中树立了“攻略书”的心智,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2023年 12月 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