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谁来管管新能源汽车泛滥的屏?

文|陆玖商业评论

无论车载大屏如何创新,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原则,安全比娱乐更重要。

‍‍‍‍‍‍‍‍‍‍‍‍‍‍‍‍‍‍‍10月12日,第23个世界爱眼日,但是,如今的世界,各种电子显示屏,已经无处不在,从手机到汽车。

甚至,新能源汽车已经把车载大彩电,当做了一种堂而皇之的宣传口号,鼓励孩子在车上看后座屏幕,车载屏幕朝着多屏化、大尺寸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

无论是中高端车型,还是低端车型,都在疯狂卷车载屏幕,卷数量、卷尺寸、卷营销噱头,就连屏幕材料都卷上了,OLED屏幕相继上车,成为车企强有力的竞争因素。

不过,汽车搭载的屏幕越来越多,在带来更好的“电视机”的娱乐体验时,却引发了不少父母的担忧,在车里长时间看电视会不会对孩子的眼睛产生伤害,甚至导致近视呢?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世界爱眼日来临之际,再次引起车主的广泛讨论,车内多屏幕到底是实用还是鸡肋?

让孩子看动画,就安静了

提到车载屏幕的内卷,绕不开先驱者特斯拉, Model S 首次推出 17 英寸 超大中控屏 幕 ,成为当下主流审美。不过,将大屏这股风刮向车市的却是理想汽车。

其首款车型理想ONE并不满足传统三联屏,还在中控屏下方设置了一块智控触摸屏,专门用于车辆灯光、空调、后备厢、油箱锁等开关/调节,整个车内屏幕的尺寸合计50.9英寸。

理想L9不仅在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均搭载了15.7英寸的OLED屏幕,车顶也是一块15.7英寸的小电视,方向盘上还采用了交互屏,可以说车里被屏幕包围了。

尺寸大、数量多的车载屏幕,在提升车辆科技感的同时,也可展现车辆豪华感,因此被很多车企销售作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购买。

陆玖商业评论在走访市场时注意到,很多车企销售总会宣传其所配备的大屏“多么丰富”,并将充电呆在车内的时间、下班后独处、车内休憩等场景放大,以此体现车载屏幕的重要性。

尤其是定位奶爸车、宝妈车的车型,车载屏幕更是重要的营销点。毕竟车载大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长解决出行途中孩子无聊或哭闹问题,成为出行不可或缺的“消音器”。

理想汽车就是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开辟了“奶爸车”市场,从而让更多的车企关注亲子出行这个细分领域。其官方宣传中,哄娃神器车载大屏更是重中之重。

销售介绍理想L7顶配版称,“可以调到小主人模式看动画片”,陆玖商业评论体验后,了解到小主人模式覆盖0-12岁年龄段,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年龄阶段。

此前理想汽车销售发文宣传周末带娃出去玩,路上可以让孩子在车上写作业的截图在网上流传,还引发了广泛争议。

腾势D9去年在世界杯期间,在小红书官方号上宣传在宽敞舒适的二排座椅上,回家途中观看球赛的场景。

“抛开手机的小屏幕、差网速,感受腾势D9 15.6英寸中央大屏+中排12.8英寸头枕式大屏+ 5G速联,网速更快,延迟更低,看得更爽!”

车企内卷的大屏、多屏,确实成为一些宝爸宝妈买车的重要因素。

“副驾驶有屏幕,宝宝在车上的时候会看动画片,坐后排也可以看到副驾屏,太近了看也不好。”前段时间刚提车的理想L8 Pro车主李彤说道,“屏幕使用频率主要看个人,如果经常追剧,坐车上就可以看,第一年有无限流量。”

“后排屏幕主要是孩子看,路上无聊孩子会看看动画片。”理想L9车主陈锋表示,“这个屏幕足够大了,用小屏幕会不适应。”

哪些车的屏幕最多?

据 Omdia 发布的车载屏幕二季度调研报告, 2023 年上半年,中国公司已成为车载屏市场的主导供应商,共占据 45.3% 的市场份额,较十年前全年的 7.1% ,实现大幅增长。

其中,中大型SUV、中大型MPV空间大,其定位多为商务车、奶爸车,更倾向于采用娱乐屏设计,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屏幕的需求。

在众多车型中,理想L9、腾势D9的屏幕数量较为突出,相较于理想L9的5块屏幕,腾势D9更胜一筹,全车配备7块屏幕。

理想L9搭载三块15.7英寸的OLED屏幕,分别位于中控、副驾、后排位置,可实现三屏联动。另外,理想L9还搭载了13.35英寸高清HUD和安全驾驶交互屏,全车共有5块屏。

其中,后舱娱乐屏支持影音娱乐功能,支持后排乘客看电影、追剧、K歌。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既可以在屏幕上直接触摸操作,也可以进行手势控制。同时,该屏幕可以通过数据线与Switch或笔记本连接,将其作为一块外接屏使用,使用场景较为丰富。

腾势D9则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和HUD显示屏,还搭载一块15.6英寸中控大屏、两块12.8英寸双头枕屏,两个中排扶手屏,支持全场景智能语音,为后排乘客提供更多便利。

7块屏幕各司其职,分工协调。中排双头枕屏支持独立唤醒、手机投屏、多屏互动等功能,同时配备可升降摄像头,可用于开启线上会议;扶手屏则位于二排座椅上,用户可控制媒体、座椅、空调、灯光等。

整体来看,车载屏幕功能无非两大类,一是车内功能操控,二是影音娱乐。以往,司机对全车功能的操控具有“绝对”控制权。如今,副驾驶屏幕和后排屏幕的出现,使这项“权力”被下放到其他乘客手中。

不过,在大屏多屏风靡的趋势下,以蔚来为代表的车企并没有追求“彩电”,而是主打“做减法”。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蔚来车主主动分享加装“彩电”的经验,供其他车友参考。

在新能源汽车车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大趋势下,车内屏幕的娱乐功能正在被进一步开发,消费者对于娱乐屏幕的需求依旧存在。

车上看屏是否更容易近视

虽然车内的大彩电能让孩子安静,看似让家长轻松不少,但殊不知,打开的可能是 “ 潘多拉魔盒 ”。

去年晋升为二胎妈妈的佩佩表示,为了让两个孩子在车上乖乖待着,会习惯让他们在车上看动画片,“看时间久了,孩子有时候会说眼睛不舒服,就尽量不让看了”。

此前就有汽车博主分享道,自己家儿子在车上用Pad看动画片的经历,从而导致孩子从远视到大近视的结果,以此警示大家千万不要在车里看动画片。

那么,在行驶的车里看屏幕到底会不会对视力产生影响?陆玖商业评论与多位眼科医生进行了交流。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医生告诉陆玖商业评论,在行驶中看屏幕,眼睛很容易疲劳,长期眼疲劳则容易引起近视。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主治医生表示,尽管目前的道路平稳,但也会不可避免造成一些轻微震动,“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屏幕存在来回跳动的情况,小孩子在车上看动画片时,(眼睛)就会不停地聚焦,不停地调节去看清显示器(车内大屏)的东西,时间长的话,会造成疲劳假性近视。”

“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七八岁这个关键期,(眼睛发育)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它不像成人一样相对来说情况都比较稳定。如果大人和孩子同时在车上看车内大屏的内容,孩子眼睛受到的影响肯定比大人受到的影响要大。”

首大医院眼耳鼻喉医院眼科中心尹金良主任曾表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视力多数稳定了,屈光状态趋于稳定。不过成人的屈光度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成年人也会发生调节性近视,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年人也要注意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长。”

事实上,一些车企已经注意到车主的担忧,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比如说理想L9搭载硬件级低蓝光屏幕,官方介绍其OLED屏幕已经获得TÜV莱茵硬件级低蓝光认证,自称不做“视力刺客”,通过特殊有机发光材料,有效削减高能可见蓝光比例。

华为则推出HUAWEI xScene 光场屏,据介绍可适应不同的车型和场景,提供头枕、椅背等多种形态产品,有效降低视疲劳且缓解晕车,并将上车问界M9。

上述主治医生表示,“相比普通屏幕,防蓝光屏幕稍微好点,但依然会影响眼睛。”

“在车内应该尽量减少看视频的时间”,他表示,《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其中有一条,不要在摇晃的车内看书画或者是电子产品。

我们的世界屏幕过剩

多屏、大屏是消费者的需求吗?在跟车主交流时,陆玖商业评论注意到,大家对于车载大屏的态度呈两极化。

喜欢大屏的车主认为无论是副驾娱乐屏,还是二排娱乐屏、吸顶娱乐屏,带来的乘车体验好,“尤其是外出长时间行驶时,在车上看电视非常爽”,张季此前试驾理想L9后,一直念念不忘。

但在另一派车主看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应运而生的大屏,更像是“鸡肋”。深蓝S7车主张璐表示,“我用得少,所以感觉屏幕没啥用”。 而且对于市 面上大多数娱乐屏幕为标配 ,有车主并不买单。

实际上,很多汽车死忠粉不能接受车载大屏,“操作屏幕的安全性比不上物理按键”,王盎对陆玖商业评论说道,“而且一些电车的中控屏存在车机卡顿的问题。”

不过,无论车载大屏如何创新,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原则,安全比娱乐更重要。多位业内人士向陆玖商业评论表示,汽车“新四化”正快速发展,车企的精力应该放在核心技术上,重点关注汽车的功能与安全性。

汽车从业者杨健对陆玖商业评论称,又大又多的屏幕上车,虽然能以视觉冲击力吸引消费者,但这只是车企溢价的手段,并没有带来技术的真正创新。

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类似看法,他们认为屏幕在满足更多娱乐需求的同时,容易导致司机分神,影响出行安全,还会增加功耗。

选车网周宇指出,更大更多的屏幕,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不过屏幕需要的功率很小,对续航造不成太大影响。

毫无疑问,智能化正成为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竞争焦点,车载大屏作为直观的体感之一,被车企玩出新花样。但是,车企在进入智能汽车军备赛后免不了存在过度堆料。

杨健表示,汽车屏幕“过剩”是当下的一个明显现象,汽车设计的出发点还是要从安全出发,不能本末倒置。

此外,在车企对大屏的宣传中,陆玖商业评论注意到很多销售将大屏、多屏等同于智能化水平。麻辣车事段旭此前表示,大屏的多少和尺寸的大小,并不是衡量智能汽车的标准,智能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屏能完全概括。

对于车企来说,创新并不是将一堆高科技的东西简单堆砌在一起,还需要考虑使用环境场景。

今年7月刚提新车的小爽告诉陆玖商业评论,她在试驾时发现,现在一些新能源车,在看得到的地方都做得很好,“车里花里胡哨的大屏、各种噱头的座椅非常吸睛”,但在看不到的地方减配,“比如说电池续航这块,有一些三十万的车,还没有十来万的续航里程高”。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16日 08:14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16日 08:16

相关推荐

  • 加盟进度缓慢,奈雪的茶“地位难保”?

    文|伯虎财经 灵灵 01 两个月开4家加盟店,拿不出手的成绩 奈雪开放加盟了,但开放得似乎并不明显。 10月18日晚,奈雪的茶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提到共开了4家加盟店,主要集中在中低线城市。 7月20日,奈雪的茶宣布正式开放加盟,9月底,位于华东宿迁、扬州、泰州等地的第一批加盟店已陆续开始营业或试营业。 也就是说,两个月开出了4家加盟店。这样的开…

    上市公司 2023年 10月 29日
  • 进化中的贝壳

    基本盘压舱,前瞻力“冲浪”,ESG“升维”,可以说,这样的贝壳好比六边形战士,无论是它的成长性还是确定性,都给外界一种凿凿的踏实感。

    2023年 11月 20日
  • “钉企飞”潜入双十一

    文|新熵  樟稻 编辑丨伊页 双十一期间,张鹭忙碌在位于义乌的小家电库房,眉头从未舒展开过。手机里充斥着顾客的投诉信息,给他的电商事业蒙上一层阴霾。 电商大潮不复当年汹涌,顾客满意度和物流效率成了关乎中小商家生存的双重锚点,一着不慎就可能遭遇营收下滑乃至被淘汰的局面。 张鹭匆忙登陆QQ群与物流公司客服沟通协调,想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但群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时效…

    上市公司 2023年 11月 23日
  • 小鹏汽车“失血”百亿,何小鹏如何对抗余承东?

    文|雷达财经 肖洒 编辑|深海 3月19日,小鹏汽车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3年,小鹏汽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3.8亿元,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下滑至1.5%,其中汽车毛利率转为负的1.6%。 2023年小鹏汽车销量为14.16万辆,落后于理想、蔚来,也不敌零跑。简单算下来,小鹏汽车卖一辆车亏掉7万多元。只是相比深陷亏损泥潭,销量看起…

    上市公司 2024年 3月 23日
  • 昔日彩电巨头康佳终于易主

    文 / 四海  来源 / 节点财经  上世纪90年代,康佳与长虹、TCL并称为“国产彩电三巨头”,然而时过境迁,康佳如今却陷入亏损的泥潭。 根据深康佳A披露的最新财报,2024年康佳营收仅为111.15亿元,同比下滑37.73%,毛利润为4.8亿,创下了1994年以来的新低。归母净亏损达到32.96亿元,同比扩大52.31%,扣非净亏损为…

    2025年 4月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