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迈出逆袭第一步

文|伯虎财经 陈平安

如果你关注新能源汽车,那你最近这几天一定躲不过有关小鹏G6的讨论。

不只是创始人何小鹏在发布会上激动的说:

“G6 之于小鹏的意义,就像 iPhone4 之于苹果。”

各方媒体老师也丝毫不吝溢美之词,核心主旨就是:小鹏G6成了。从事实上来看,小鹏G6的热度也确实远超前辈G9。根据第一电动报道,截止7月3日,小鹏G6全国订单数量约为2.8万台,有门店销售表示:“每个人手里稳稳十几个订单”。从6月9日小鹏G6开启预售算起,小鹏的的股价一路从8.87美元每股涨到了发稿前的14.14美元每股。

去年以来,以技术为人设的小鹏陷入了产品换代带来的销量滑坡问题。小鹏G9在上市之初也曾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sku繁杂等问题,没能挽救销量的同时还引发小鹏股价的新一波下跌。

本文试图探讨:

1、为什么小鹏G6的“药力”这么强?

2、小鹏是不是已经迎来拐点?

01 想通了的小鹏

小鹏今年的情况改善也是市场预料之中的。

经历小鹏G9的滑铁卢后,小鹏启动了比较大规模的组织架构变革。建立了战略、产规、技术规划、产销平衡、OTA委员会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及E、F、H平台三大虚拟产品矩阵组织,分别负责提升各条业务线的沟通协作效率及打通端到端产品的全业务闭环,其中E平台已经完全成熟,F和H平台将在2023年量产。

年初,王凤英加入小鹏并担任总裁,负责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直接向何小鹏汇报。入职后,王凤英把四个销售大区调整为25个“战区”,更扁平,更高效,同时提高了经销商的佣金。

今年前6个月,组织架构的改变虽然并没有立刻改变小鹏在交付上未过万的弱势,但一直呈爬升的趋势。

在产品上,小鹏也摒弃了过去“既要,又要”的误区,更重视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比如小鹏G9车型就因为Sku过于繁杂引起了外界大范围的吐槽,不仅设置了6个车型,在配置上的隔离带也设计的并不好,特别是在入门车型上选择放弃了自己最深入人心的智能化标签,没有配备任何辅助驾驶软硬件。

这个问题在小鹏G6上完全解决了。20-30万价位SUV这个区间竞争非常激烈,最大的对手就是特斯拉的Model Y。年初的降价潮和比亚迪的成功都证明了一个问题——性价比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而这点小鹏这次完全拿捏了。

在续航方面,小鹏G6全系搭载了800V充电架构,配合自建充电桩可以达到“充电10分钟,补能300公里”的效果。智驾方面,除了基础版,其他四个车型都配备了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即便是基础版的580长续航Pro也搭载了X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配置拉满的情况下,小鹏在价格上也和同行们拉开了身位。580 续航版Pro 20.99万元的售价直接点燃了现场,相比同级别主要竞争对手问界 M5、特斯拉 Model Y,G6 起售价至少低 5 万元;580Max车型则直接把城市NoA的门槛拉低到了22.99万。

小鹏G6带来的另一个好的趋势是小鹏最引以为豪的智能化终于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去年智能驾驶遭遇行业寒冬,一些和智驾相关的事故也削弱了用户对于智驾的信任度,不仅是小鹏,即便是特斯拉也鲜少享受到智驾带来的销量增益。

今年情况正在改善,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加速落地,今年6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L3级自动驾驶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另一方面,小鹏率先落地了基于BEV+Transformer、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全新高阶智驾算法,社交媒体上有许多用户称赞了“小鹏g6”城市NoA和自动泊车的体验。

同时今年4月小鹏历经5年研发的SEPA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对外发布,根据官方消息,该架构可以缩短新车型研发周期,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从而大幅降低研发费用的投入。过去研发一直是小鹏支出的大头,今年一季度小鹏虽然亏损23.4亿元,但研发费用环比仍有提高,达13亿元。

而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需要用户有意愿跑出并积累绝对领先数量级的实车数据。小鹏G6大众价位的定位也让其有望反哺智驾的研发。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小鹏上下对于G6这款车型寄予厚望。

02 G6只是第一步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小鹏就此走出拐点。

一方面,新车G6选择迎合市场,用低价换市场,也就意味着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打薄。今年一季度,由于价格战以及本身定位就不够高端,小鹏汽车毛利率甚至降到了负数,整体毛利则同比下降了10.5%来到了1.7%。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微博分享:汽车企业在产品立项的时候普遍会把产品的稳定毛利率设定在15%-25%之间(对应标准定价的零售价格,而不是促销降价后的销售价格),最差也不会低于15%的毛利率(代理模式则需要把经销商的销售毛利率也计算进来)。

而在缺乏软件收入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盈利情况和规模高度相关。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小鹏需要依靠更大的销售规模去摊平成本。

尽管根据36氪报道,小鹏当前给出的G6车型7月销量预测为7000辆,8月能够达到8000,长远过万。但根据自媒体锦缎测算,想要形成规模效应,月销量要能站上3万的规模,也就是一年36万辆。也因此,即便G6符合预期,单单靠其也比较难撑起整个盈利。

另一方面,行业本身的内卷还在持续。以小鹏最突出的优势智驾为例,就在小鹏G6新车发布会的前一天,问界M5和阿维塔11纷纷宣布下调华为自动驾驶ADS 2.0高阶智能包的买断价格,幅度均为1.8万元。

也因此即便小鹏在6月打了漂亮的一战,截至今年3月底,小鹏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达341.2亿元,短期内并无资金担忧。但如何提升效率,建立严格的控价体系是更长期、更重要的比拼。就像何小鹏在采访中自己说的:

“汽车是个长线的事情,体系的能力更重要”。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1日 09:02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1日 09:03

相关推荐

  • 如何定义一家好公司?

    基于扎实的“基本面”和行业领先地位、业绩的强确定性,诸如华创食饮、花旗证券、美银证券等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纷纷上调飞鹤的评级或目标价,彰显资本市场对婴配粉头部企业经营韧性和长期成长性的认可。

    2025年 4月 1日
  • 雷军投的芯片公司上市了,挑战英伟达有戏吗?

    文 / 九才 众所周知,“国民企业家”雷军的成功主要是创立了小米,其实他在投资领域也是收获颇丰,是很多创业者背后的推手。这不,又一家雷军投资的公司成功上市。 近日,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黑芝麻智能”)登陆港交所,IPO发行价定为每股28港元,筹资10.36亿港元。但是,黑芝麻智能上市当天其开盘价为18.8港元,较2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32.9%。 …

    2024年 8月 15日
  • 抖音生活服务开放日: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携手商家共筑健康生态

    2月27日,抖音生活服务举办“服务体验与治理开放日”活动,公布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障和生态治理举措及成果,分享了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思考与未来规划。活动发布《2024抖音生活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阐述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消费体验提升方面的重点工作及成效。 报告指出,2024年平台进一步从“平台视角”转为“消费者视角”,将提升用户满意度作为首要任务,携…

    2025年 2月 27日
  • 市值4600亿,方洪波海外再造美的

    文 / 三生 进入2024年以来,美的集团的股价一路走高。截至4月1日收盘,其总市值达到4615亿元,年涨幅为21.22%。 有这样的表现,离不开业绩的支撑。 3月27日晚,美的集团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7.2亿元,同比增长14.1%。营收与净利润均创新高…

    2024年 4月 3日
  • 为何五源、高瓴如此看好地平线?

    作为智驾科技龙头企业,地平线机器人(9660.HK)的禁售期将在4月24日结束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关于本轮解禁,格隆汇从早期领投方五源资本和高瓴处获悉,在地平线解禁后不会急于减持,会长期支持。 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称,地平线始终以产业终局的思维来布局未来。当前,智能驾驶正在经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拐点,其重构出行生态的价值远未充分释放。我们看好地…

    2025年 4月 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