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帝股份内斗背后,或是一场全面家族化渗透的阴谋

经历这一切的吴刚向媒体透露:待一切尘埃落定后,不会再去其他企业,也不会再给让人寒心的老板打工。

华帝股份内斗背后,或是一场全面家族化渗透的阴谋

3月31日,华帝电子股东、原董事长吴刚向媒体透露,华帝电子被强行闯入,并被拿走人力资源公章、合同公章,对此已报警。

据了解,吴刚口中“抢公章”的人正是华帝电子的母公司华帝股份(02035.SZ),报道发出不久,华帝股份回应称,上述消息严重失实,股份公司相关审计人员,今日进入控股子公司华帝电子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双方各执一词背后,是上市公司与“功勋”老臣之间尖锐矛盾的充分暴露。而原本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双方为何如今走到这般田地,内斗背后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首先看,当事人之一的吴刚。1971年出生的吴刚,今年52岁,其自2004年华帝股份上市起就担任董秘,直至2022年5月任期届满离任。

持续担任华帝股份董秘时长达18年的吴刚足够称得上华帝股份的功勋老臣,卸任董秘后的吴刚转任华帝电子(华帝股份持股40%)的董事长,可以说是华帝股份对功勋老臣的妥善安排。

本来事情到这已两全其美了,可谁知,华帝股份的并不想“成人之美”。吴刚向媒体透露:自己被华帝股份从常务副总裁,调整到资深经理级别后,又在今年1月9日被下发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华帝电子董事长一职)的通知。

要知道,吴刚在华帝电子持有30%的股份,是仅次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未通知吴刚的情况下,华帝股份单方面解除吴刚职位,让这位功勋老臣寒了心。

此外,华帝股份在解除吴刚华帝电子董事长职位前,就已对业务高度依赖上市公司的华帝电子进行了大量“砍单”,据吴刚透露“如果不减单,华帝电子可以做到2.3亿左右,结果实际上做了1.7亿多。至少后面四个月减少了几千万订单”。

先砍单,再解职,气不过的吴刚只能用不配合上市公司审计工作方式表达不满,这就有了前面的“强行闯入审计”事件。

其次看,另一个当事人华帝股份。华帝股份是一家创立于1992年,并于2004年登陆深交所的民营厨电企业。

华帝股份虽然入行较早,但规模一直排在末位,并与头部公司的差距越拉越大,公司股价表现也相当低迷。2022年前三季度,华帝股份实现营收42.59亿元,仅为同期厨电龙头老板电器约59%。

而且从业绩成长性看,华帝股份也相当掉链子,公司2021年全年收入为55.9亿元,尚不及2017年的57亿元水平。

而与业绩停滞不前对照的是,公司在家族化渗透方面的高调步伐。

2012年12月20日,华帝股份以3.8亿收购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式,让创始人之一潘权枝的儿子潘叶江间接成为华帝股份第2大股东,持股比例14.6%。随后的2014-2016年,潘叶江又通过受让创始股东股份及清算控股股东,终于成为华帝的实控人。

潘叶江成为控股股东后,潘家人对帝股份董事会控制仍在进一步渗透。

2022年5月华帝股份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管聘任中呈现出两大特征:其一,以实控人潘叶江为代表的潘氏家族占据董事会57%的席位。非独立董事全部由潘氏接任,同时董事会旗下4个组成委员会均有潘氏家族人员充任。见下图:

26304eb9434f435a4f5a990963f3da82

其二,“华帝七君子”之一的董事杨建辉与担任董秘18年之久的吴刚均离任。同期,吴刚的接任者为潘楚欣,其是潘浩标之女。

换届后的华帝股份,已名正言顺的姓潘了。

当前,在强行闯入华帝电子后,华帝股份的年报审计工作获得顺利推进,不过上市公司与吴刚之间的矛盾仍在演绎,至少吴刚持有的华帝电子30%股份仍未给出妥善解决方案。

经历这一切的吴刚向媒体透露:待一切尘埃落定后,不会再去其他企业,也不会再给让人寒心的老板打工。

作者/五洲

节点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节点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日 18:34
下一篇 2023年 4月 3日 21:56

相关推荐

  • 通义大模型通过阿里云服务企业超9万,开源模型下载超700万

    5月9日消息,阿里云公布最新数据,通义大模型通过阿里云服务企业超9万,通义开源模型累计下载量突破700万。通义落地应用进程加速,现已进入PC、手机、汽车、航空、天文、矿业、教育、医疗、餐饮、游戏、文旅等领域,成为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大模型。 阿里云AI峰会现场,小米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已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达成合作,强化其在图片生成、图片理解等方面的多…

    2024年 5月 9日
  • 年报发布后,杉杉股份进入关键期

    如果要在A股做一份转型最成功企业排行榜,杉杉股份应该榜上有名。这家本来依靠“不要太潇洒”而成名的传统服装龙头,现在已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当然,这并不代表杉杉股份就没有烦恼。抛开曾闹得沸沸扬扬的遗产风波不谈,刚发布的年报业绩就有些不妙,这也是90后董事长郑驹的首份年报。 (图源:企业公众号) 杉杉股份2023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为190.70亿…

    2024年 5月 2日
  • 150亿估值,数字支付独角兽即将登陆港交所?

    业绩增长,毛利提升,有着头部投资机构加持的连连数字资本市场之路,似乎就在眼前了。

    2024年 1月 16日
  • 洽洽和卫龙,都需要“新故事”

    文|奇偶派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持续发展与成功转型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消费品领域的企业而言,如何在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寻找到可靠的“第二增长曲线”,以驱动新一轮的业务拓展与价值提升,保障公司永续增长的能力,成为了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命题。 然而,第二增长曲线的挖掘如同再次创业一般,又谈何容易,即便是曾经在市场上长期占据…

    2024年 1月 29日
  • 荷马国际CEO叶程坤:资产配置要长远考虑,给自己多系几条「安全带」

    每个人都要学会和做好,最终最终实现自己选择的自由。

    2023年 3月 23日